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花了大概十天时间,读完了编剧刘和平的《大明王朝1566》,趁着记忆尤新,花点时间记录一下。
先说收获:
- 大致了解嘉靖时期明朝的痛苦局势;
- 大致了解名臣的脾性及在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功与过;
- 大致了解宦官在明朝的影响力和宦官的定位;
- 大致了解皇帝与大臣之间的关系;
书籍简介:
《大明王朝1566》是刘和平所著的一本书,由花城出版社出版。这本书通过对宦官的描写,揭示了中国传统政治中儒道互补的运作规律。书中讲述了嘉靖帝和海瑞这两个最具命运感的人物,在命运的催化下复活的故事。作品用一出出可歌可泣的好戏,展现了作者的大器局和历史观。本书被高品位文化之作,故事新颖,扣人心弦,引人入胜。
君与臣
自汉推崇儒家文化开始,直到大清灭亡,君臣即为人伦纲常之首,”君父无过错“是这本小说中常出现的词,正如父子、夫妻产生矛盾,父无过、夫无过一般,属于人之常情。
哪怕嘉靖皇帝二十几年不上朝,美名其曰无为之治,明明战乱纷起,南有倭寇,北有蒙古俺答,饿殍满地,大臣们依旧会克扣军费,盘剥赈灾款,为”君“父花巨资造宫殿、道观。
明朝君权高度集中,不管是内阁,司礼监亦或是理学言官,都无法制约皇权。只是政治异常复杂,一个不想灭亡和被后世诟病都皇帝,就得考虑到诸多因素,嘉靖年间最明显的就是严嵩执政,国库空虚,经济问题首当其冲,所以也由不得他乱来。
司礼监与内阁
太监是皇帝的奴才,属于家奴,自从朱元璋废了丞相后,太监地位扶摇直上,司礼监的掌印太监跟内阁首辅平起平坐,甚至在这本小说里,太监(杨金水)还能到浙江去任织造局的差事,这点有点迷惑,理论上来说,太监只服务于皇帝,不应该派到地方的。
内阁是行政首脑,严嵩在位时,权倾天下,父子把持内阁二十余年,嘉靖落得轻松自在。后来严党倒台,徐阶上位,虽说没有大错,但也无大功,中庸之道在徐阁老身上提现的淋漓尽致。
张居正是厉害的,至少在嘉靖末年,还敢提出“改制”,估计也是后来“一条鞭法”的由来。高供冲动,没有首辅之资,赵贞吉是墙头草,枉称理学名臣,更不堪大用,也只能张居正。
海瑞及其家庭
其实这本书,倒不如说是嘉靖与海瑞的故事,两者一阴一阳,乾上乾下的对抗,这次对抗没有输赢,如若不是嘉靖病重,估计海瑞会死,但死得其所,死柬有可能换来嘉靖的改过自新,但是嘉靖时间不多了,海瑞就不能死,因为他的儿子并不给力,还要靠海瑞这样的利剑。
海瑞与张居正我觉得挺像的,一个有权,一个无权罢了,无权只能死柬,有权则考虑改制,这很现实,海瑞肯定也想过制度存弊,但他一个六品芝麻官,无力改变制度,只能靠命,捅破天,说他人不敢说的话。
海母是儒家思想下典型的母亲,对儿子严厉,对家族忠诚,看书过程中难免会对海母有气,但也能理解,刮目孤儿,拉扯至今,也不容易。海妻跟海女可怜,海妻在海家大体就是个仆人,而且海瑞一直跟海母同睡一间房,给我感觉就是俩夫妻一点不熟悉,后来好不容易怀孕,又流产,第二次怀孕竟在从南京回海南的船上难产双王,不得不说,悲呼。
李妃
李妃就可惜是个女儿身,要不然,名臣中肯定有她一席之地,裕王只有仁厚,但无贤能,很多事情还是要靠李妃,其中有一段骂李妃,把我气的。文中还有张居正对李妃的感受描写,作者这是要引导我们往张居正与李妃有染的方向了,但史料其实并未记载。
明朝的商业
全书的背景是——国库空虚,说白了,朝廷没钱,啥事干不了。商业就显得特别重要,士农工商,商人没地位,予取予求,这是等级,没办法,但是国家的运转还是要靠钱,沈一石如此,高瀚文也是如此,是商人养着整个明朝。
这里要提到赋税,官员、地主竟然都不需要纳税,国家缺钱,一个批文下去,税都在商人和农民身上,一层层盘剥,一层层加码,这就导致民不聊生,也是明朝后期主要的矛盾。
腐败
明朝官员俸禄极低,几乎没有清官,在哪些位置,都可以有哪些油水,大家心知肚明,除了海瑞,我不觉得还有哪个是清清白白的,这是约定成苏的东西,所以海瑞才更显得格格不入。
贪是制度下的必然,嘉靖肯定是知道的,他也没办法,他要求平衡,谁贪多了引起了收拾不了的结果了,他就办了谁,例如严党。这种事后善后的方法作用极小,走了严嵩,还会有下一个严嵩,不该死的人已经死了,该死的人也已经赚够了。
- Author:MarkLin
- URL:https://marklin.life/article/damingwangchao
- Copyright: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,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, adopt BY-NC-SA agreement.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!